会计期间有月、季度、半年、年度之分,会计报表也就有了月报、季报、年报之别,只是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是会计月报表。其实金蝶部门级产品把这些会计制度的原则规定都较好地融合到财务软件中了。
我们只要在月报表的基础上适当修改就可以做出一份完美的季度报表了。要编制季度报表关键是设置期初、期末和发生额取数公式。
期初数:
我们平时编制会计月报表时,年初数用的是一月份的期初数,如101现金的年初数取数公式为“=.c@1”,而期末数为“=”。那么如何把会计月报表的期初数、期末数变为季报表的期初数和期末数,就是编制季度报表的关键了,季度报表的期初数分别应该是1月、4月、7月和10月的月初数,我们只要取这几个月的期初便可得出季度报表的期初数了。如二季度报表的期初数取一季度末的数,即“=@3”,意思就是101现金的3月份期末数,其他科目依葫芦画样就是了。如果会计期间在1月份或者7月份,即不是季度末的会计期间,由于期末数取了3、6、9、12月份的期末数,会计帐务还没有处理到季末月份的情况下,报表中无法查看季度报表期末数,但这一点丝毫不影响科目余额的查看,需要要查看科目余额时直接在帐簿中查看即可。
期末数:
我们只要在期末取数中分别用3、6、9、12等期间参数来限制就是了,如101现金的一、二、三、四季度期末数分别是“=@3”、“=@6”、“=@9”、“=@12”。
我们可以从以下公式得到一些启发:
公式一:
=<科目代码1:科目代码2>[$币别][.SS][@n]
公式二:
=<科目代码1:科目代码2>[$币别][.SS][@(y,p)]
以上公式我们不难看出,公式中已经包含了会计期间取数标志,平时使用了缺省设置当期会计期间罢了。编制季度报表期末取数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够使用“=”的结构来取期末数,因为这种情况有一个弊病是,后面要打印或者查看前面季度的报表时,期末数全部成为最后一期的余额了。
发生额取数方法
要取季度发生额至少有两种办法可以实现,一种是各月份发生额相加法,另外一种是季末数和季初数相减法,相比之下第二种取数方法更简单易用,只要期末数和期初数取正确了,期末减期初得出的发生额也错不了。
总结:季度报表的编制可以概括为用上季度期末数做本季度的期初数,本季度期末直接取数
意义:财政部门使用会计中心和行政事业版软件核算财政支农周转金、国债资金以及其它需要做季度报表资金时尤其方便,销售商也不至于出现软件无法实现季度报表而丢单的情况。